關聖帝君民間尊為「武聖」,又有「恩主公」之稱。乃蜀漢名將,是中國人武德典範。關帝姓關,名羽,字雲長,生於東漢桓帝延熹三年(西元一六○年)六月二十四日。身長九尺六寸,面如重棗,唇似丹硃,臥蠶眉,丹鳳眼,器宇軒昂,胸懷大志,自許文武兼備,當為志士國族貢獻已學。
東漢末年,天下紛亂,異志群雄並起,當時皇室受制於外戚、宦官之手,民心大失,大漢江山朝不保夕。關帝與劉備、張飛巧遇,三人相談甚歡,都有恢復漢室之意,於是義結金蘭,自此三人禍福同享,寢食不分。
建安五年,關帝曾為保護劉備妻小,暫降服於曹操,並與曹操約法三章:一者降漢不降曹。二者兩嫂以劉備薪俸給養,曹營上下人等不得到門。三者一知兄長劉備下落,不辭干里路途,當即刻求去。曹操答應所求,百般禮遇關帝,厚贈綾錦、金銀器皿、異錦戰袍、赤兔馬等物,但關帝收受轉供兄嫂使用,戰袍則著於舊袍之內,以示不忘故主,而千里良駒赤兔馬,關帝欣然接受,以待日後尋兄之用。
建安八年,赤壁之役曹操大敗,由於關帝曾受恩於曹操,不忍其成為刀下亡魂,於是義釋曹操。建安二十四年,東吳呂蒙與曹操密議兩面夾攻,關帝腹背受敵,其子關平聞訊來救,力盡被俘。孫權深仰關帝忠勇,急欲勸降,但卻被東吳主簿左咸期認為此舉無異縱虎歸山,於是孫權命斬關帝父子二人,關帝享壽六十。
孫權在計殺關帝後,設宴慶功,席間論功行賞,呂蒙功居首位,孫權進酒敘功,呂蒙接酒之際,突然厲聲大罵孫權,眾人大驚,知道關帝英靈附身呂蒙身上,不久呂蒙即七竅流血而亡。孫權深恐劉備報仇,於是以木匣盛裝關帝首級嫁禍給曹操,一方面又厚葬關帝身軀於當陽漳鄉。當曹操接獲木匣後,見關帝面目如常,口開目動,心中大慌,馬上命人刻沈香木為軀,連同首級一同葬於洛陽南門外,曹操在受此驚嚇後,即一病不起,於建安二十五年氣絕而亡。
民間相傳關帝遇害後,英魂不散,悠然飄盪至當陽玉泉山,山中老僧普淨曾與關帝在鎮國寺有一面之緣。此番普淨見關帝心有不甘,英靈浮盪雲中大呼「還我頭來」,於是有心藉機開導,便向關帝闡明前因後果,普淨云:「將軍,昔非今是,一切休論,前因後果,早有定數。今將軍為呂蒙所害,大呼還我頭來,然而昔日顏良、文醜與五關六將之頭,又要向誰索取?」關帝聞言猶如當頭棒喝,大徹大悟向普淨叩謝而去。後來關帝常在玉泉山顯現聖蹟,當地人遂於山頂建廟奉祀。